据第一财经报道,用于稳投资、补短板的第三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已经下达至部分省市,第三批1万亿元专项债将在5月底前发完,聚焦新基建、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发挥稳投资稳经济效应。 机构分析认为,此时新增下达 1 万亿额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保障财政资金的来源,为必要的基建投资和财政支出和保驾护航。 今年基建及其他政府主导投资需求或有较大的回升空间、尤其在2季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促进民生可能是政府主导投资的“主线”。5月地方债发行量将创新高,在第三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下达之前,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1.29万亿专项债。 2019年11月27日,国务院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 2020年2月11日,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提前下达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 4月20日,财政部表示将尽快再下达1万亿前置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且争取在5月底完成发行。 前两批专项债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而第三批专项债投向则有所优化。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专项债将优化资金投向,体现疫情防控需要和投资领域需求变化。比如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单独列出、重点支持;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允许地方投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城市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项目。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为了充分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投资效应,专项债可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从此前的20%提至25%,这意味着专项债资金撬动效果更加明显。根据中诚信国际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676.3亿元专项债作为资本金,主要投向全国130个项目。 截至目前,财政部共提前下达专项债新增额度2.29万亿元,一般债新增额度5580亿元。据海通证券测算,按照5月底发行完毕计算,5月还有1.1万亿新增地方债需要发行完毕,地方债发行量将超过2016年4月的历史新高。2020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已投放1.08万亿元,同比增长62%,1月份为发行高峰,各地总计发行新增专项债达7148亿元,创新增专项债的历史月度发行记录。2019年,尽管新增专项债扩容至2.15万亿元,但基建增速并未有明显回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量专项债并未投向基建领域,棚改、土储专项债对基建投资产生了一定挤出作用。 不过,这一现象在2020年得以改观,今年一季度,投向基建方向新增专项债总量大幅提升。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投向轨道交通、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城乡基础设施的专项债占比有所提升。
来源:读财官
获取验证码
本网谨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信托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进行信托投资,请承诺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1.承诺符合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承诺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一、本网致力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信息内容绝大部份来自于本网的授权机构,本网尽谨慎注意和一致描述义务。尽管如此,本网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投资者据此交易、服务、投资的,请务必向交易主体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负。
二、对于部分非上述来源的信息内容本网将特别注明类似“信息未证实,仅供参考”字样,请投资者务必注意甄别。
三、本网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及其相关分析,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权威媒体机构,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交易、服务、投资使用的依据,亦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或主张。
四、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五、引用本网的研究报告等须注明来源,同时,引用的报告仅能作为自身的学术参考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否则我们有权追究版权责任
仅做咨询业务,所有产品信息均来自正规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