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信托起诉上市房企泰禾集团,也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情况的关注。就在不久前,西藏信托已完成一轮增资。
增资减压
今年,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监管进一步加强。7月,先后多家信托公司被银保监会约谈,并要求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和增速;紧接着8月,银保监会发文对32个重点城市进行房地产业务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各种将资金通过挪用、转道方式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面对强监管,不仅使信托公司开展新房地产相关业务收到更多约束,也使信托公司已开展发地产业务的风险逐步暴露出来。而为了增强对风险的抵御和处置能力,以及为业务转型蓄力,近几年多家信托公司,包括西藏信托在内,纷纷选择增加注册资本,提升风险处置能力。对此,一位信托专家表示:“底子要厚,才能抗住冬天。”
10月26日,西藏信托发布公告称:近日,在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完成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由原人民币10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0亿元。此次增资后,西藏信托注册资本排名将从行业末段,一举升至行业第39名。对此西藏信托表示:完成增资后,公司净资产大幅增长,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拓展业务领域,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而据本财经梳理,这并不是西藏信托第一次增资。
发力消费金融
据其官网显示,西藏信托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2010 年 9 月,西藏信托完成了资产剥离、重新登记、换发金融许可证工作,并于同年 12 月公司更名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13年9月,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向西藏信托增资1亿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变更为4亿元;2014年2月,其注册资本增加至5亿元,增资完成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出资金额为4亿元,出资比例为80%,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出资比例为20%;2016年6月,通过未分配利润5亿元转增注册资本的方式,西藏信托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
如今,随着西藏信托第四轮增资完成,也为西藏信托转型尝试新业务提供基础保障。在其2018年年报中,西藏信托指出:在近两年行业回归信托本源的监管要求及趋势下,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大幅减少,信托公司面对转型压力较大。包括消费金融业务、普惠金融、投贷联动、股权投资业务,以及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在内都成为业务规划重要发展方向。2018年西藏信托还将消费金融信托确立为此后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就此本财经致电核实,对方表示已将问题上报给相关领导,之后会给回复;截至发稿前,本财经并未受到对方任何形式回复。
据截至2018年末数据显示,已有包括西藏信托在内,近40家信托公司进入消费金融市场,累计开展业务规模3000亿元。2018年7月,西藏信托携手趣店成立首单消费金融信托“西藏信托-微方1号单一资金信托”。
到目前为止,经过本财经统计西藏信托已发行多期个人消费信托计划,合计募资规模已超过10.78亿元:包括塔塔米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规模5000万元;维斯塔8号1-4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8亿元元;括维斯塔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亿元;维斯塔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6000万元;微塔斯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两期合计募资超1.2亿元;微塔斯1号、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募资8000万元和6000万元;塔塔米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规模5亿元。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对本财经表示:“目前消费金融是信托公司的重要转型方向,越来越多信托公司关注这个领域,主要在于我国消费升级,消费金融市场仍有较大空间。消费金融对于信息系统建设、风控体系构建都有较高要求,头部信托公司在此方面有较大优势。对于中小型信托公司介入这个市场,除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强差异化竞争策略,诸如目标市 ⒛勘晡客户等方面。”
获取验证码
本网谨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信托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进行信托投资,请承诺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1.承诺符合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承诺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一、本网致力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信息内容绝大部份来自于本网的授权机构,本网尽谨慎注意和一致描述义务。尽管如此,本网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投资者据此交易、服务、投资的,请务必向交易主体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负。
二、对于部分非上述来源的信息内容本网将特别注明类似“信息未证实,仅供参考”字样,请投资者务必注意甄别。
三、本网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及其相关分析,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权威媒体机构,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交易、服务、投资使用的依据,亦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或主张。
四、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五、引用本网的研究报告等须注明来源,同时,引用的报告仅能作为自身的学术参考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否则我们有权追究版权责任
仅做咨询业务,所有产品信息均来自正规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