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主动管理类,100万起,8.5-9.7%。”近日,成都市民孟先生收到某信托机构工作人员的推荐信息,高至9.7%的收益率让其颇为心动的同时也有些疑惑,“今年信托产品的收益整体有所下调,是否真的还有这样的高收益产品?”随着“刚兑”光环的褪色,信托产品收益率优势被认为有所减弱。那么,目前信托产品收益水平整体如何?是否还有高收益的产品?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收益率走势仍较平稳
在经历了逾一年的连续上涨后,今年以来,集合信托收益出现回落。据云南信托研报,新发行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在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6月降至8.11%。在三季度,信托业新发行产品收益率较6月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截至9月为8.12%。
集合信托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走势目前略显平稳。用益信托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集合信托产品的周预期平均收益率在8%附近震荡。截至上周(10月28日-11月3日),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18%,环比增加0.09个百分点。
从不同的投资领域来看,上周房地产信托方面,27款产品披露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布在5.45%到10%之间,其中平均预期收益率9%以上2款,8%-9%的8款,8%以下17款;基础产业类信托方面,28款产品披露预期收益率,分布在7%到9%之间,其中平均预期收益率9%以上1款,8%-9%的21款,8%以下6款。
相对而言,金融类信托方面,有38款产品披露预期收益率,分布在4.3%到9.2%之间,分化较为严重。其中,投向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的产品收益相对较低,投向股票市场的产品则多为净值化产品,而资金池类产品收益相对较高。
新品种最高收益9.7%
虽然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下半年信托平均收益率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将降至7%-8%。但在产品端,信托机构依然较为“慷慨”。截至目前,新发行信托产品中,不少给出了8%以上的预期最高收益率,部分甚至超过9%。
本报记者查询用益信托网发现,四川信托10月28日发行的“锦江7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期)”,预计最高收益率为9.7%。投资领域为金融,还款来源为四川信托主动管理项目下的投资回报。而由华融信托发行的“红豆国际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期”、长安信托发行的“长安宁—世界城香榭丽舍资产收益权买入返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最高预计收益则均为9.5%。此外,四川信托“申江1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民生信托“至信770号武汉旧城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三期)”、渤海信托“2019清江浦1号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十三期)”等,预计最高收益亦在9%以上。
需要留意的是,想要获得最高预期收益,均需要达到一定的资金门槛。“9.7%是一款工商企业信托的最高收益率,投资金额需要在1000万以上。”经过咨询后,孟先生获悉,根据投资金额的不同,产品预计收益也会随之变化。
以“红豆国际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二期”为例,当投资门槛在100-300万、300-800万、800万及以上时,预计收益分别为8.8%、9.1%、9.5%。而“锦江7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期)”和“长安宁—世界城香榭丽舍资产收益权买入返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想要获得9%以上的收益,投资金额分别需要达到300万、500万以上。
募集转好或尚需时日
那么,对于信托行业而言,依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是否会赢得投资者的芳心?答案却不尽然。用益信托数据显示,10月各周的产品募集规模明显不如9月各周。“除受国庆长假影响外,集合信托产品的资金募集难的问题依旧存在。”
用益信托研报指出,从目前来看,股市有企稳迹象,市场情绪逐渐活跃,固收类产品的募集或进一步被压制;另外,信托产品的“刚兑”光环逐渐褪去,产品收益率的优势不再具有压倒性优势。虽然信托公司在财富中心和直销渠道的建设上已花费大量的精力,但募集情况好转尚需时间。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周,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募集规模出现大幅增长,环比增加166.85%至 32.57 亿元,涨幅居首。对此,用益信托认为,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基调是以稳为主,压通道、控地产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但监管并不是要消灭地产业务,因此,目前房地产信托的重点在于合规问题和交易对手,信托公司对头部房企的需求度有所上升。
获取验证码
本网谨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信托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进行信托投资,请承诺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1.承诺符合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承诺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一、本网致力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信息内容绝大部份来自于本网的授权机构,本网尽谨慎注意和一致描述义务。尽管如此,本网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投资者据此交易、服务、投资的,请务必向交易主体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负。
二、对于部分非上述来源的信息内容本网将特别注明类似“信息未证实,仅供参考”字样,请投资者务必注意甄别。
三、本网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及其相关分析,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权威媒体机构,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交易、服务、投资使用的依据,亦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或主张。
四、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五、引用本网的研究报告等须注明来源,同时,引用的报告仅能作为自身的学术参考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否则我们有权追究版权责任
仅做咨询业务,所有产品信息均来自正规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