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中期看好债券牛市
10月30日,二级市场成交活跃,通胀贸易叠加TMLF无影无踪使债市承压,OMO公布后主要活跃利率债一直上行,下午一级发的还可以情绪有所缓和机构开始TKN,收益率回落。超长期30年国债相对比较稳较昨日下行0.5BP;10年国债上行0.25BP;10年国开上行较多为1.75BP;短端则少量成交但上行幅度较大。一级市场发行结果尚可,倍数较好。国债期货高开低走尾盘略微抬升明显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32%,5年期主力合约跌0.17%,2年期主力合约跌0.12%。
点评:四季度CPI达到高位已经是确定性事件,不确定的是通胀与货币政策的传导关系,通胀是否会制约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债券的配置需求。如果再看远一点,我们看好债市未来的表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速出现趋势性回落,去杠杆的过程利空债券,但去杠杆的结果对债券是利好的。在债务控制的环境内,利率或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而下行。
期货市场:商品期货涨跌不一 棕榈油涨近2%领涨
10月30日,国内商品期货日盘收盘整体涨跌参半,纤维板、棕榈及橡胶期货涨幅领先,其中棕榈油主力合约涨近2%,期价上破5200元/吨关口。
点评:油脂如预期符合买多,继续形成涨势,多头上涨明显,可尝试继续在盘中择机低多买入。而黑色螺纹热卷震荡中重心上移,虽没有大幅拉升,但当然仍可以考虑尝试多单进场操作,不过由于大趋势未转势,注意仓位控制降低预期。红枣、苹果探底回升,多头强势来袭,震荡反弹上涨或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外汇:人民币中间价上调35点 美联储议息前夕美元承压
10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58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5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回调,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抹平日内跌幅转涨。
点评:10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抬升,人民币也走出了小幅升值行情。短期来看,即期汇率维持在7.05-7.10区间震荡。期权波动率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不具有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预期。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基本面支撑,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或进一步升至7.0元左右。从中、美经济对比来看,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阶段性企稳概率上升,美国经济下行幅度或仍较大。非美经济体中,欧元区收缩幅度或正在放缓,也意味着美元指数难以维持强势。
黄金:美联储决议来袭 黄金或围绕1490上下波动30美元
10月30日,黄金开盘价1487.1910,最高升至1490.2000,最低至1486.7400,最终收于1489.1000。周三亚市盘中,现货黄金价格窄幅整理,最新交投于1488美元/盎司附近。
点评:周二因英国议会通过了约翰逊有关提前大选的动议,令有序脱欧的乐观情绪进一步升温,黄金再度失守1490美元关口。日内重中之重是美联储决议,料美联储的表态或为黄金提供上下30美元额波动空间。同时还需关注美国GDP和ADP数据。
股市:A股三大股指收盘集体下跌 区块链概念股大幅回调
10月30日,A股继续震荡整理,三大指数均小幅收跌。行业板块普遍飘绿,多元金融、矿物制品、电信运营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区块链板块经历周一火爆、周二降温后走势分化,普遍大幅回调,仅有少数龙头股走势依然坚挺;数字货币板块依旧坚挺,逆市收涨。截至收盘,沪指跌0.50%,报2939.32点,成交额1815亿元;深成指跌0.66%,报9681.54点,成交额2858亿元;创业板指跌0.15%,报1684.08点,成交额986亿元。
点评:后市行情仍旧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防御性的板块将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追捧。稳健型的投资者可选择防御性板块(如养殖、房地产、基建)继续持仓。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区块链板块的投资机会,但在流动性、市场风险偏好、业绩增长等因素制约下,指数震荡板块难有普涨行情,可当做中等级别的题材机会对待。
获取验证码
本网谨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信托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进行信托投资,请承诺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1.承诺符合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承诺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一、本网致力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信息内容绝大部份来自于本网的授权机构,本网尽谨慎注意和一致描述义务。尽管如此,本网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投资者据此交易、服务、投资的,请务必向交易主体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负。
二、对于部分非上述来源的信息内容本网将特别注明类似“信息未证实,仅供参考”字样,请投资者务必注意甄别。
三、本网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及其相关分析,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权威媒体机构,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交易、服务、投资使用的依据,亦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或主张。
四、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五、引用本网的研究报告等须注明来源,同时,引用的报告仅能作为自身的学术参考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否则我们有权追究版权责任
仅做咨询业务,所有产品信息均来自正规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