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的三季度经营业绩依然表现不俗。
随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于10月30日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国有四大行三季报成绩至此均已公布。从主要业绩指标看,各家大行情况类似,延续了今年以来净利润增速回暖、资产质量持续转好、不良率环比继续下降的稳健经营态势。
具体来看,四大行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都在1%以上,就归母净利润绝对值来看,四大行合计净利润高达8173.06亿元,以此计算,四大行前三季度日赚约30亿元。
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今年前三季度,四大行营业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等经营指标的回升,离不开加大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等资产端规模的扩张,并由此带来包括净利息收入在内的收入增加。例如,截至9月末,农行总资产规模、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和11.57%。中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0.91%,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11%。
今年以来,四大行均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力度,尤其是将更多信贷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
截至9月末,中行本外币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680亿元; 民营企业授信余额1.59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425亿元,占全部对公授信余额比重为28.93%; 普惠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055亿元,增幅35.4%,满足“两增两控”等监管要求。
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比上年末增加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05%。
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比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其中,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2925.09亿元,占据同业领先地位。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截至9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2018年末增加8148亿元,增幅是47.9%,整体已超额完成这五家大行全年增量计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国有大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的目标。
不过,虽然大行今年以来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的经营指标回暖明显,但作为反映银行资产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则环比继续有所下行。四大行中,建行ROA近年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截至9月末达到1.27%,较6月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有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银行ROA的走低,主要还是与不良贷款增多、息差下降等因素有关。
资产质量转好不改不良处置力度
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严峻,但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持续加大,大行资产质量已走出“至暗时刻”,甚至一些银行已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四大行今年第三季度的不良率均继续实现环比下降。
截至9月末,中行不良余额为1765亿元,不良率为1.37%,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同时,中行加大不良清收处置力度,提高处置效率,1-9月累计化解不良资产945亿元。建行不良贷款为 2113.9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05.18 亿 元;不良贷款率 1.43%,较上年末下降 0.03 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近日就透露,不良资产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主要的风险点,近年来,银行业采取多种手段化解处置不良,从2017年年初到现在,已经处置了4.9万亿不良贷款。同时,做实不良贷款,严防银行机构做假账,使不良贷款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能够真实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水平。
大行在严格落实贷款五级分类方面走在同业前列。例如,农行执行比监管标准更加严格的不良资产分类,今年上半年就已把逾期20天以上的公司类贷款都已经纳入了不良的口径。截至9月末,农行不良率1.42%,较6月末微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虽然较上年末仍有下降,但较6月末环比微升近30亿元。
不过,虽说相较于三年前,大行资产质量已大为好转,但当前仍不可放松警惕。不少银行业人士认为,下半年内外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承压,信用风险管理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拨备覆盖率环比均提高,为抵补风险留足空间
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不良率等相关指标,拨备覆盖率等反映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指标同样重要。近日,财政部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为真实反映金融企业经营成果,防止金融企业利用准备金调节利润,约束金融机构为隐藏利润而过度抬高拨备覆盖率的行为。明确提出“目前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
尽管征求意见稿约束银行通过过度抬高拨备覆盖率来隐藏利润的行为,但对四大行来说,目前的拨备覆盖率水平距离300%还有很大空间,今年第三季度,四大行的拨备覆盖率环比继续有所增加。其中,四大行中,农行的拨备覆盖率最高,9月末达到281.26%,较6月末提升2.88个百分点。
有大行资深财务人士对记者表示,拨备覆盖率是银行抵补风险的能力,是为了保障可持续经营。银行拨备覆盖率过高确实有调节利润的倾向,征求意见稿的初衷是防止银行隐藏利润,但考虑到当前实体经济依然存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压力大等问题,银行需要有较强的抵补风险能力。银行保持抵补风险能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目前需要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拨备覆盖率还是要留有余地,银行才能提高不良处置的能力储备。
获取验证码
本网谨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信托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阁下如有意进行信托投资,请承诺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之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信托产品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之一:
1.承诺符合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承诺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一、本网致力于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信息内容绝大部份来自于本网的授权机构,本网尽谨慎注意和一致描述义务。尽管如此,本网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正确,投资者据此交易、服务、投资的,请务必向交易主体核实相关信息,风险自负。
二、对于部分非上述来源的信息内容本网将特别注明类似“信息未证实,仅供参考”字样,请投资者务必注意甄别。
三、本网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及其相关分析,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权威媒体机构,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交易、服务、投资使用的依据,亦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或主张。
四、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五、引用本网的研究报告等须注明来源,同时,引用的报告仅能作为自身的学术参考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否则我们有权追究版权责任
仅做咨询业务,所有产品信息均来自正规信托公司